近日,華為監事會副主席、運營商BG、企業BG總裁丁耘因突發疾病去世,享年53歲。據悉,他是在跑了28公里后,因心臟問題而與世長辭。
每年,因跑步等劇烈運動導致的類似死亡事件層出不窮。體測時猝死的大學生、球場上暈厥的球員、或是馬拉松比賽中跑著跑著突然倒地的選手。這些人群平時可能“一向身體健康”,還有良好的運動習慣,為何還會發生猝死事件呢?
事實上,猝死并非由運動這一單一因素導致,其背后有多種可能誘因。
● 長期勞累:如長期加班、處于高壓之下等情況時,身體較為疲乏,此時心臟較為脆弱,倘若貿然運動,則可能增加心臟負荷,導致猝死;
● 運動時的過度碰撞:在心臟有節律地跳動時遭遇撞擊,可能會誘發心臟震擊猝死綜合征;
● 病毒性感冒:感冒期間,免疫力較低,此時進行劇烈運動,心臟可能“不堪重負”,引發病毒性心肌炎,從而可能誘發猝死;
● 潛在的心血管疾病:對于50歲之前的人群來說,發生心原性猝死的主要原因即為遺傳性心血管病,如肥厚型心肌病、長QT綜合征、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等;而對于35歲之后的人群來說,冠心病是發生心原性猝死的主要原因。
“運動型猝死”往往也是有征兆的。根據2017年國家體育總局發布的《全民健身指南》,正常人群的最大心率(次/分)為220-年齡(歲)。當運動中的心率大于85%的最大心率時,可能就邁入了一個相對危險的心跳區間。此外,運動時出現胸悶、心慌心悸等情況;運動后出現心跳過慢、長時間頭暈等等癥狀,都應當引起重視,及時停下休息或到醫院就診。
總之,“運動型猝死”的發生有跡可循,因此可采取預防措施、合理規劃運動方案來降低猝死風險。另外,秋冬季節溫度降低,常常導致心跳加快,增加心臟負擔,因此是心血管疾病的高發期。在秋冬季進行運動之前,除了要充分熱身之外,還應當了解自己的心臟情況,避免惡性事件的發生。
因此,建議有運動習慣的人群定期進行體檢,特別是在進行劇烈運動,如馬拉松之前檢查心血管系統,制定適合自己的運動計劃。然而,對于某些早期疾病或隱蔽性強的心血管疾病來說,常規體檢難以發現,因此建議通過基因檢測了解自己心血管疾病的風險。
基因檢測可以從基因層面評估患病風險,可以輔助診斷,早發現,早治療,并可以指導制定運動計劃。國際上歐洲心臟病學會也曾發布立場聲明,明確指出使用基因檢測對運動員進行輔助診斷,提示心律失常風險。詳情請參閱文章《對運動員進行心臟基因檢測的適應癥和有效性》。
//
此外,由于遺傳性心血管疾病大多為常染色體顯性疾病,具有家族聚集性,所以基因檢測還可以有助于高危親屬的篩查,提前預測親屬的患病風險,呵護家人健康。最后,基因檢測還可以指導未來的優生優育,通過產前篩查或胚胎植入前遺傳檢測(PGT)降低后代患病風險。
關于心血管疾病的基因檢測,為您推薦安智因遺傳性心血管疾病基因檢測。
·遺傳性心血管疾病基因檢測包括遺傳性心肌病基因組合檢測、遺傳性心律失常基因檢測等多項檢測內容,在基因層面監測心血管疾病風險。
適用人群:
·臨床診斷或疑似遺傳性心血管病的患者;
·具有心血管病家族史或不明原因暈厥史的高危人群;
·希望了解自身心血管病患病風險的健康人群。
往期回顧